close

以節能減碳概念設計的台北花博未來館,不僅有植物展示,建築物更裝設溫濕度及光度等調節控溫系統,還用自然通風、自然能源等節能裝置,讓未來館成為名副其實的未來綠建築。



綠庭園/老樹群、生態池

未來館設計者、九典聯合建築師事務所主持人郭英釗表示,所謂綠建築就是可和環境、社會、時代對話。新生三館規畫時,不僅 保留原新生公園老樹群,還在戶外設計透水鋪面,讓雨水可滲進地面,減少排水系統負擔,也可散熱降溫。

為豐富未來館生態,郭英釗在館外設計長一百多公尺水道及三個超大生態池,種植野薑花、空心菜、茭白筍等水生植物,幫助淨化水質,也藉生態池吸引更多物種進駐。

綠屋頂/雨水回收、太陽能

這座綠建築興建過程融入多項最新工法,像屋頂綠化使用大量的草花植栽,並利用不織布材質,固定植生袋的土壤,讓土壤不會隨著澆水或下雨時流失,不織布還可抗紫外線達廿五年,屋頂上有雨水回收系統及兩千瓦的太陽能光電板。

郭英釗表示,未來館使用大量的木頭和竹子,總共使用十萬多才的木材,整個花博展期下 來,可達到廿六萬公斤減碳量。場館內的臨時設施,像是座椅等,則是利用竹編技術完成,建材塗料也是使用天然礦物塗料,或是低甲苯的塗料等。

綠廳館/大量木竹減碳

未來館大廳沒有空調,為達到室內通風效果,郭英釗不僅在屋頂設計小氣象站,隨時測量溫濕度,還利用全智慧的電腦系統,控制窗戶的開關、噴霧的使用等。

利用土壤溫度較空氣溫度低,館內還設計地冷系統,將空氣抽到地底風管,利用熱交換原理吹出冷風,平均可減兩三度,是另類的「天然冷氣」。

館內有多個溫室,天花板也採用ETFE薄膜材質,郭英釗表示,ETFE材質就像泡泡,打氣之後保有空氣,除增加採光外,也提供植物生長所需的紫外線。

未來館另一設計建築師張清華強調,未來館戶外沒有一點混凝土,還在三館迎賓大道上以圓木幹設計木頭鋪面,並在圓木幹縫隙中種植草花,讓迎賓大道更自然,圓木幹下方還設置大型雨水回收池,民眾參觀時,可仔細觀察。

文章來源: 聯合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3C產品產業報導 的頭像
    3C產品產業報導

    3C產品產業報導

    3C產品產業報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